止痛药不能随便乱用

18116401121

24小时服务热线
急救知识
您当前的位置:知能医学模型 > 资讯中心 > 急救知识 >

止痛药不能随便乱用

 

  疼痛,几乎是每个人都曾遭遇或将会遭遇的症状。据了解,30%左右的人在一生当中都会受到各种慢性疼痛的困扰,头痛、牙痛、肌肉痛、腰背痛……为了止痛,许多人选择吃止痛药,甚至有的人因某些原因不得不长期吃止痛药。

  而目前,各大药店的部分止痛药都是非处方药,患者只要有需求,随时都可以买到,这也增加了止痛药的乱用和滥用现象。

 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表示,疼痛被认为是继呼吸、脉搏、体温和血压之后的“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”,说明疼痛对人体的重要性。但是当疼痛来袭时,无论是吃止痛药还是贴止痛膏药,都是有讲究的。

  一种止痛药不能消灭所有疼痛

  止痛药,顾名思义,就是去痛的,身上出现头痛、牙痛、肌肉痛,吃什么止痛药都一样,一种止痛药能消灭所有的疼痛。

  “虽然都具有止痛镇痛的作用,但每一种止痛药针对疼痛发挥的作用不一样。因此,当身体出现疼痛时,首先应根据症状区别疼痛类型,然后再选择和使用止痛药物。”

  目前,市场上的止痛药的种类非常多,大体分为两大类,一类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,平时老百姓能够在药店买到的基本都是这一类,常见的如阿司匹林、去痛片、芬必得、扶他林等;另一类是阿片类止痛药,比如吗啡、杜冷丁等。

  樊碧发说,之所以把常见的止痛药分为这两大类,是因为他们的作用原理不一样。人体有很多引起疼痛的物质,前列腺素就是其中一种。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都是影响前列腺素产生的药物,通过降低体内的前列腺素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。而阿片类药物不是作用于前列腺素,它是通过和人体内的吗啡受体结合,发挥强大的镇痛作用。

  非甾体类止痛药有“天花板效应”

  第一次头痛,去药店买了止痛药吃完就见效了。之后每次出现类似的症状,都采取同样的方式,虽然效果并不如第一次那么明显,但多吃几片也就缓解了。

  樊碧发表示,临时性轻度疼痛,比如劳累紧张或轻微磕碰引起的短暂疼痛,服用一些非处方止痛药是可以的,如果服用2~3天后,疼痛症状仍未缓解,就必须看医生了。但是,现在不少患者出现疼痛总愿意给自己开处方。

  在临床上,经常会碰到一些慢性疼痛的患者,长期服用止痛药,早已超过限定剂量。或者治病心切,在短时间内服用多种止痛药。这都是错误的用药方法。像头痛的患者,长期服用止痛药,可能会引起药物依赖性头痛。一旦形成药物依赖性头痛,其危害一是每次头痛会越来越严重;二是治疗起来困难。

  “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尽管化学成分有所不同,但作用机制相同,而且它们还有一个特性,叫做天花板效应,也就是说,止痛药超过一定剂量时,再加量不能增加止痛的效果,反而会明显增加毒副作用。”

  樊碧发说,止痛药的毒副作用,主要体现在胃肠道的损害和对肝肾功能的影响,而一些麻醉类的止痛药则会让人上瘾。

  治疗疼痛不自己开方

  口服的止痛药通过胃肠道吸收,是药三分毒,而外用的止痛膏药不进入人体内部,毒副作用可忽略不计,出现腰背痛、肌肉痛,想怎么用都可以。

  很多中老年人一出现腰背疼、关节痛,不管自己适不适合,会不会过敏,先贴上几片膏药再说。贴上膏药后,不少人局部皮肤会出现丘疹、水疱或感觉瘙痒剧烈,而且揭膏药的滋味也很不好受。相比来看,外用止痛药可以减少这样的担忧,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,更应该选择安全系数高的药物,将其直接涂抹在患处,不仅不用担心膏药皮肤过敏问题,而且治疗效果非常明显。

  樊碧发认为,只要按照医嘱服药,药物的副作用都是有限的。像肌肉慢性劳损、急性扭拉伤、骨关节炎引发的疼痛,可先考虑选用外用止痛药,药物可以直达患处,止痛并且消炎。

  有些痛不能用止痛药

  头痛了吃一片止痛药,腰背痛了吃一片,胃痛、腹痛也想到了止痛药……

  樊碧发提醒,一般疼痛,比如胸痛、胃痛最好也不要吃止痛药,因为吃过之后很容易耽误病情,造成漏诊或者误诊。腹痛可能由胰腺炎、胆囊炎等多种疾病引起,盲目服用止痛药会掩盖症状,延误治疗。尤其是胃痛,既不能缓解症状,还有可能加重病情,甚至导致胃溃疡、胃出血等严重的消化道并发症。

  “在使用止痛药时,一定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,考查药物的禁忌症,严格遵循使用剂量及方法,才能达到预想的治疗效果。”

  樊碧发说,口服止痛药应尽量在饭后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,以减轻胃肠道刺激;外用止痛药通过外部涂抹就能直达患处,迅速起效,但如果在涂抹后能按摩几分钟,更能有效促进药物吸收,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 知能医学模型制造中心温馨提示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果有侵权现象请联系管理员来删除。谢谢合作。

()